为孩子开启数学思维之旅
不试试思维教育,怎么能知道对孩子的帮助呢!
有一句话说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,也同样如此,很多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,很多时候,是因为家长的日常教育不够到位,尤其是一些生活细节上,不能带孩子体验数学,这里整理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对孩子学习数学有很大帮助的细节,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从孩子的爱好开始
孩子爱好的事情,基本上是孩子熟悉的、理解的,这能够激发孩子思考探索的积极性,有了思考探索,才是孩子形成思维和智慧的基础,那都有哪些细节呢?
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很喜欢吃糖或者蛋糕,我们可以每次问孩子“宝宝,要吃几个?”,然后用实物向孩子演示一遍数数“看好了,1,2,3…”。在孩子吃的过程中,继续和孩子进行对话“吃掉了一个了,还有2个,又吃掉一个,还有1个……”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不仅理解了数字,还初步建立了加减法的思维基础。
当孩子理解了数字,继续加上量的匹配,也就是单位,让孩子加深对数字的理解,需要提示的是,当孩子用错了量词,我们一定要适当的进行纠正,不要听之任之。
二、数学应用场景中
当孩子大一些了,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,我们可以用一些生活中,数学应用的场景,继续对孩子进行教育。这个阶段,接触最多的应该就是超市和菜市场了,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的场景,对孩子进行教育。
比如在超市购物的时候,和孩子进行对话“宝宝,咱们买三个酸奶吧,你一个,我一个,爸爸一个,不对还有爷爷奶奶,要买五个。”“宝宝,这个袋子重,我拎着,那个轻,你拎着。”“宝宝,这个2元,那个3元,咱们总共需要付多少钱啊?”
再比如,从菜市场买菜回来,让孩子根据买的水果的颜色、大小、轻重,进行分类整理,并进行合理的安排,放到冰箱或者其他的存储空间当中。
需要强调的是,孩子大一点的时候,不仅仅要学数数和计算,还要学会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比较、分类,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。
三、利用游戏和玩具
游戏和玩具是孩子的最爱,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游戏以及玩具,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,比如积木、数独、扫雷等,都能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,但需要注意的是,一定要从简单的入手,循序渐进的提升难度,太难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,让孩子失去探索、思考的兴趣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给孩子购买了拼图积木玩具,孩子却碰也不碰的原因。
四、适当的创造问题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可以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难度,让孩子经过思考后,才能解决,但切忌,难度不要过于大,过大会让孩子失去思考的兴趣,比如孩子喜欢玩手机,我们在手机上都设置了密码,可以告诉孩子,第一个密码是5+3-2+1,这样孩子需要通过计算,才能得出正确的密码。
上一篇:在家上班孩子不停的捣乱该怎么办?这样做对孩子才有帮助
下一篇:导致孩子越来越笨的原因是家长的这三种行为,请警惕反省
不试试思维教育,怎么能知道对孩子的帮助呢!
报名预约课程